家有喜事当喝“雁同府”-薛氏食企-薛氏文化

家有喜事当喝“雁同府”

来源:本站 作者:超级管理员 人气:1884 发布时间:2022-05-22 07:20:08
摘要:以德铸美 加强全民美育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美术馆馆长、中国美协副主席 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,要让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没有“围墙”,统筹构建一体设计、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,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、协调、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,具有

雁同府一开,好事自然来

在人们的饮食中,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,年长的会饮,年小的也会饮,有的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,普遍饮用。至于节庆佳日、喜庆寿诞上、黄酒是缺少不了的助兴饮品。

心灵手巧的妇女,用上好的黍米,加上精制的发酵酒曲,再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,酿制出不同寻常、香气四溢、清纯甜润的黍米黄酒。

日常生活习俗中,逢年过节、婚庆寿诞等喜事都要摆各种各样的筵席招待亲友,并把摆筵席宴宾客称之为"请酒"或叫作"做酒",如"满月酒"、"结婚酒"、"轿下酒"、"升学酒"、"添丁酒"等等。任何宴席,都必定备有黄酒。

黄酒除了自饮待客外,也是亲友间来往时的礼品,特别是在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重要礼品之一,女方将黄酒和其它礼礼品装在一起,用扁担挑送,俗称"送酒担",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亲自酿制而成的。家里如生了小孩,婆家必备公鸡一只、黄酒一壶、另鞭炮一挂,送往女方娘家报喜,俗称"报姜酒"。

黄酒中的花雕黄酒是从古代女酒、女儿酒习俗演变过来的。自晋代以来,女酒已流传为民间的婚俗礼品。晋代稽含著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一书,书中记载:“南人有女数岁,即大酿酒……女将嫁,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,谓之女酒,其味绝美。”

早在宋代,每当一户人家生了女孩,满月那天就选酒数坛,请人刻字彩绘以兆吉祥(通常会雕上各种花卉图案,人物鸟兽,山水亭榭等),然后泥封窖藏。待女儿长大出阁时,取出窖藏陈酒,请画匠在坛身上用油彩画出“百戏”,如“八仙过海”,“龙凤呈祥”,“嫦娥奔月”等,并配以吉祥如意,花好月圆的“彩头”,同时以酒款待贵客。

清《浪迹续谈》中记述了一个民间传说。相传一富翁生了一女,满月之时,这个富翁便酿了几坛酒藏到酒窖里。

十八年后,他的女儿要出嫁了,富翁便把当时储藏的酒拿出来,并在酒坛外面绘上“龙凤吉祥”、“花好月圆”、“送子观音”等喜庆图案,作为女儿的陪嫁礼品。因为酒坛外面漂亮的彩色图案,人们就把这种酒形象地叫做“花雕”。

此后,“花雕”便成了生儿育女的代名词,时至今日,若某人家生了女儿,人们就会戏称“恭喜花雕进门”。

清代梁章矩的《浪迹续谈》记载: “最佳者名女儿酒,相传富家养女,初弥月,即开酿数坛,直到此女出门,即以此酒 陪嫁,则至近亦十许年,其坛率以彩缋,名曰花雕”。这一习俗代代相传,成为婚嫁喜庆中不可缺少的民俗。

古时俗语中,有句话叫做"蒸酒磨豆腐,不敢逞师傅"。就酿酒而言,除了人的因素外,还有另外两个原因,第一是要选优质酒曲,第二是水质很关键,要用纯净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。雁同府黍米黄酒因其酒体色泽金黄,清亮透明,口感醇厚自然、鲜甜爽口,老少皆宜,人们都喜欢这"既好喝又养人"的黄酒。

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设宴"请酒"时,黄酒是必需品,席间一人一碗,边喝边斟、边斟边喝,主人与客人、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敬酒,你来我往,推杯换盏,为宴席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。

这添喜添福的黄酒可真是喜宴的助兴好酒啊!若说手工古法的原浆好黄酒当然是这雁同府黍米黄酒。雁同府一开,好事自然来!



责任编辑:超级管理员

上一篇:广东荔枝大王薛子光

下一篇:没有了!

最火资讯

  • 广东荔枝大王薛子光
    2022年4月25日上午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···...
  • 致富好帮手kok在线w机械
    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1942年5月2日至23日,中···...
  • 北京kok在线w:kok在线w长松京···
    与人民同行——纪念毛泽东同志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···...
  • ·广东荔枝大王薛子光
  • ·致富好帮手kok在线w机械
  • 首页 | 关于我们 | kok在线w新闻 | kok在线w族史 | kok在线w文化 | kok在线w信息 | kok在线w族企 | kok在线w族杰 | 各地kok在线w | kok在线w工程 | 图集

    Copyright © 2019 kok在线w文化 豫ICP备15007074号   电脑版 | 移动版 |